close

  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moo.im/a/bjrIQX

  小時候,我曾經夢想過在書店工作。
  也許是因為從小媽媽願意花錢在書本上面,所以我養成了看書的習慣。
  當然,這不包括教科書。
  對我來說,書中的世界是我逃避的出口。只要我翻開書本,進入書中的世界,我就可以遠離那些我不想繼續面對,不想繼續只會遭人審視、評價的現實。
  或者為了遠離那些現實,我可以創造一個我能沉溺的世界。而書、書中的故事就是世界的入口。

  然而,雖然我想創造,但又覺得自己並沒有那個能力能夠創造出全新的世界。
  退而求其次,待在被各種世界入口包圍的地方,反而讓我有另類的安心感。
  所以,我很喜歡圖書館、書店或漫畫出租店這種地方。
  我曾經想過之後是否要從事與「書」相關的工作,像是出版社編輯、書店職員、圖書館職員之類的,但因為一些因緣際會沒有那個條件與能力實現,說真的讓我頗失落。所以我嘗試想要去找那些跟「書」有關的故事,讓我從別的管道來認識在別人的眼中,「書店」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
  也因為如此,這本書完全吸引了我的興趣。

  除了拿來拐人買下的漂亮文青封面以外,這本書的故事據文案說靈感是來自於日本真實書店店員,也許書中的描述就是日本書店業界的情況吧?
  話說回來其實還有一個敘述日本書店業界實況的作品(《書店裡的骷髏店員本田(ガイコツ書店員本田さん)》),但更為血淚又寫實就是了。
  但櫻風堂這本描述的不是作為店員工作的血淚過程,而是細膩的描述一家書店要用什麼樣的宣傳方式來銷售並推廣一本新書,另一層面還帶到了因為網路發達的關係而造成了一些小書店以及偏鄉書店的沒落與經營危機。
  以及不希望好書成為遺珠,而努力將它行銷出去的所有員工,對於書籍細膩的愛,以及他們各自的故事。
  比起在行銷手法的著墨,這個故事更注重的是裡頭的人對於「書」的態度,以及對於「書店」的情感寄託。

  雖然網路發達與電子資源的普及是未來的趨勢,但實體書店通路逐漸式微對於書籍銷售與出版社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影響,中間的通路與營收不只是會影響書店與出版社,往上回溯更是影響創作者的收入與創作意願。
  進而影響故事傳播的型態,以及這些故事背後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們。
  這件事不只是日本,台灣也有同樣的問題。尤其是家附近基本上算是陪我長大的某三層樓金O堂書店歇業之後,突然發現這其實是很嚴重的問題。
  故事中也有描述相似的狀況,雖然它並不是遇到租約到期的問題,但鄉下年輕人口外流,維繫鄉下社區與對外資訊聯繫的書店沒有後繼者經營,那麼這個鄉下社區將會逐漸老死與世隔離,成了資訊的荒漠。
  櫻風堂將成為在現代資訊普及與人口外流的衝擊中,漸漸死去的老書店。
  這個像是在風中殘燭中的老書店,要怎麼樣讓它能夠起死回生,就是本書中最讓人會心一笑的溫暖故事了。

  雖然日本的書店文化跟台灣並不一樣,但是這本書看著看著,它帶給了我對於「書店」另一種全新的想像。
  也許在之後台灣的哪個巷弄中,也會出現一個讓人眼睛一亮的獨立小書店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書評
    全站熱搜

    黑鶴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